元曲中的故事: 東晉時代的謝安究竟有多鎮定?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高臥東山一片雲
百年渾似醉 ,滿懷都是春。高臥東山一片雲 。嗔 ,是非拂面塵,消磨盡,古今無限人。
《金字經·樂閑》張可久
元朝時代的讀書人崇尚隱居,如果不能博取功名,就要在名山大川裡,與三五好友賽詩品茗,所謂縱情山水,即為如此。但元時的讀書人大多受元蒙教育體制的控制,即便其中的佼佼者也很難在朝廷中身居高位,就是關漢卿這樣的才子,也不過是整天與狎妓為伍,醉夢於戲曲雜劇。張可久的這首《金字經·樂閑》,推崇的正是這種生活態度,所謂“高臥東山”,是後來的讀書人非常推崇的隱士生活,既有才華和權勢,又能謙遜自如,而能隱然世外,故事的主人公說的是更早時代的一位隱者,東晉時代的謝安。
謝安所處的時代晉人南遷,北方為前秦等國所占,但跟後世在宋元時代的讀書人不同,東晉時期的貴族們雖有茍且之念,但對北伐之意,則比後世要執念得多。東晉時代的人大多喜歡隱居,比如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隱士陶淵明,就是東晉時代的人。謝安跟陶淵明還不同,謝安出生於門閥士族,是當時的名門。《晉書》:“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謝安的父親是朝中的太常卿,這個官職基本上可以說是當時朝廷中的核心階層,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禮,吉兇賓軍嘉禮以及玉帛鐘鼓等文物的官員,自周秦以來就是朝中的九卿之首,國傢法制、文化教育、祖宗祭祀等皆為其所管,可說謝安傢族在東晉極為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