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傢圈書法講堂】第一百五十期:蘇洵 與《道中帖》
文章分類:北宋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散文傢。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傢”。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
蘇洵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據說27歲才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托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工於書法,氣韻有餘。傳世墨跡有《陳元實夜來帖》、《道中帖》。

釋文:洵頓首再拜昨日道中草草上記方以為懼介使罪來伏奉教翰所以眷藉勤厚見於累紙感服情眷愧怍益甚晨興薄涼伏惟臺候萬福洵以病暑加眩意思極不佳所以涉水迂塗不敢人城府者畏人事也寵諭常安之行仰戢愛與之重深欲力疾少承緒言但聞臺候不甚清快冒暑遠行非宜兼水浸道塗恐今晚亦未能至彼虛煩大旆之出曷若相忘於江湖不過廿日後便可承顏或同塗為鄱陽之行如何更幾見察幸甚匆匆拜此不宣洵頓首再拜提舉監丞兄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