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為何將皇位不傳兒子而傳弟弟?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宋朝蘇頌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繼平定北漢後,禦駕親征遼國,不料大敗,所以歸朝後對平定北漢的功臣們均沒有封賞。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入宮進諫,趙光義大發雷霆,趙德昭惶恐不已,回到王府後即自刎身亡。兩年後,趙匡胤另一子趙德芳突然在睡夢中暴亡。至此,趙光義身邊有可能威脅其皇位的人,就隻剩下其弟趙廷美瞭。
太平興國七年三月,有官員向趙光義密奏趙廷美意圖謀反,趙光義當即罷免瞭趙廷美的開封尹之職,改任西京留守。四月,剛剛復任宰相不久的趙普再呈密奏,指控趙廷美意欲謀反。趙光義隨即下詔審理,結果趙廷美被勒令歸還私第。五月,趙光義再度下詔貶趙廷美為涪陵縣公,流放房州今湖北房縣,並派人日夜監視。雍熙元年984年,時年38歲的趙廷美在貶所抑鬱而終。
趙光義即位之初,便封趙廷美為開封尹,將趙德昭和趙德芳並稱為“皇子”,這很容易給朝野上下造成一種錯覺,就是他要遵循太祖趙匡胤留下的慣例—傳弟不傳子。直到趙廷美等人被斬盡殺絕,人們才知道趙光義此前的做法隻是一場政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