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佑樘是怎樣的人?牙刷真是他發明的嗎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嘉靖第一鬼才: “西門慶”的原型, 結局卻十分悲慘
文化素養
孝宗的文化修養,首先得益於他較早的合法的取得瞭皇太子的地位。六歲時就被父親憲宗立為太子。9歲的時候就出閣講學瞭。皇太子出閣講學是接受正規教育的開始。擔任教育的官員一般都是學養深邃之人。所以,孝宗從九歲出閣講學到十八歲(虛歲)即位,整整接受瞭非常正規的九年教育。
三德才藝
他在太子時期,得到博學多才的程敏政、劉健等人的指點,熟讀經史,養成“仁孝恭儉”的品格。即位後仍然手不釋卷,經常閱讀《孝經》、《尚書》、《朱熹傢禮》、《大明律》,稍有疑問立即請教儒臣法吏。無怪乎人們稱贊他是明朝最為遵循儒傢倫理規范的皇帝。中國古代有“三不朽”的說法,指立德、立功、立言。在明代皇帝中,盡管孝宗在遵守儒傢的倫理上做得算是最嚴謹的瞭,卻不願放棄他對於藝術的愛好。我們翻開《明史·藝文志》,可以看到孝宗有《詩集》5卷,可惜今天已經看不到瞭。
除瞭在詩歌方面的興趣,弘治皇帝對於繪畫、彈琴也很喜愛。清人薑紹書就提到弘治皇帝愛好繪畫與琴道的事情。在士大夫們看來,皇帝喜歡樂曲,恐怕將來會滑入貪圖享受的深淵中。因此,一些專門負責糾察朝政的言官們就紛紛上疏,勸說弘治皇帝不要耽於聲樂,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修養身心之上。弘治皇帝總是表面上接受,私下裡卻對旁邊的太監們說:“彈琴何損於事?勞此輩言之。”意思是說,彈琴與政務又有什麼沖突呢,要你們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