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帶兵:文人亦能作武將
文章分類:北宋
熙寧元年,王安石進奏《本朝百年無事札子》,提出變法,旨在“富國強兵”。正巧宋神宗也是位有抱負的青年君主,對王安石的提議相當贊賞。熙寧三年1070)十二月,拜王安石為相,“熙寧變法”正式展開。
沈括是文人,亦是武將,年輕的他也有顆悸動的心,他內心深處就渴望變革,再加上王安石的知遇之恩,他很快也投入到變法運動中。沈括不僅在朝廷之上宣傳變法,還去邊關帶兵打仗,他的帶兵才能並不亞於文學造詣。
王安石頂住壓力推行變法。網絡圖)
對宋朝廷來講,遼和西夏是兩大威脅。宋神宗采取沈括的建議,對遼采取和為貴的態度,但對西夏則是堅決打擊。元豐三年1080年),為瞭抵禦西夏,沈括被改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管理當地的軍政事務。
這可不是輕松的工作,天高皇帝遠,很多事情不得不先斬後奏,這就需要主事官員有主張。有一次,種諤北宋將領種世衡之子,也是位名將)率領部隊到達五原,天公不作美,降下大雪。這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就是場災難,軍隊的糧餉並沒有及時運送到位。此時,殿值武官名)劉歸仁不但沒有安撫士兵,反而帶頭做瞭逃兵,率領部下一路向南,一時之間,三萬多人即將湧進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