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崛起之謎:關鍵在於漢文帝的決策,先讓百姓發財而後再談強國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漢武帝留下瞭什麼寶貴遺產? 你也有一份!
漢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對全國的地方官員進行瞭政績考核,考核的結果,河南郡郡守吳公名列第一。漢文帝贊許他的功績,提拔吳公到中央擔任廷尉司法部長)。
吳公調任中央以後,向皇帝舉薦瞭一位青年才俊。這位青年才俊,正是洛陽人賈誼。於是漢文帝召見賈誼,任命他為博士官,並親切詢問他對國傢大事的看法。
看來賈誼的回答讓皇帝有驚艷之感,因為年方二十的賈誼,居然在此後的一年之中做到瞭太中大夫,俸祿千石。
但賈誼的火箭式上升也就到此為止。三年後,當漢文帝打算提拔賈誼做部長級幹部時,遭到瞭幾乎所有官員的一致強烈反對,理由是:太年輕,學問功底不紮實;權力欲望太強,難以合作共事;毛手毛腳,改革激進。
漢文帝也吃瞭一驚,想不到大傢對小賈如此排斥,看來小賈在中央是無法幹下去瞭!於是外調他去湖南,當長沙王的太傅。這幾乎就是一個閑差,對於官場來說,小賈簡直成為廢人瞭。
這件事後來成為文人騷客關註度極高的話題:賈誼為什麼失意?他得罪瞭哪些人,以至於受到如此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