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寓客 文壇盟主」吳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文章分類:清朝
對科舉提不起興趣,對錢財不上心,卻對逛青樓有愛好,對諷刺挖苦人有心得。老婆孩子可以不管不顧,卻不能不讓自己沒酒喝,不想著養傢糊口,卻耗費十年光陰,完成瞭一本死後幾十年才得以出版的書,值得後世警醒。——本文瀟瀟墨者
古往今來,下跪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但古人對有些對象除外:天地君親師。男兒膝下有黃金,對於沒有血緣關系的老師如此大方,尊師重道的傳統可見一斑。雖然事殊事異,不流行下跪瞭,但流行支付真金白銀瞭。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對教書先生的尊崇,說明瞭對教育的看重,往大瞭說,少年強則國強;往小瞭說,有瞭學歷、功名可以解決果腹的難題。我們從不缺關乎教育的佳話,但與主旋律不和諧的案例也是不少的。試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