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災荒的時候,和珅在給災民的米湯裡撒瞭一把沙子, 這其中包含著什麼經濟學原理?
你認為荒謬的事,解釋起來卻十分合理
“媽媽,天冷瞭為什麼不生火?”
“因為傢裡沒煤瞭。”
“為什麼沒煤瞭?”
“你爸爸失業瞭,沒錢買。”
“爸爸為什麼失業呢?”
“因為煤太多瞭。”
仔細想,是不是和本題有著異曲同工的意思。
拋開種種,不辯褒貶。單單從當時這一舉動來看,和珅這一撒,撒的那叫一個幹凈利落,撒的聰明至極叫人佩服,分兩點來說明。
1.如果說賑災糧食幹幹凈凈,和普通糧食沒區別,富人窮人都會來搶食,結果是什麼?層層截流。真正吃到災民嘴裡的,恐怕就沒有多少瞭。拋開現象,往深處想,米湯裡撒沙,使得米湯處於窮人願意吃而富人不願意的狀態下,從而讓災民有粥可喝,糧食最終進入真正的災民嘴裡,看上去品質是下降瞭,但原本想截流的那些人,考慮到賑災糧的口感和挑沙子的難度,自然而然就放棄瞭,費時費力費錢,得不償失。不得不說,當時情況下,盡管有沙,和餓死相比,孰輕孰重自不必說。此其一,幹凈利落之說。
2.糊弄瞭上面:從朝廷角度來看,災情的時間、物資的配比,消耗的百分比,人與人形成的市場會怎麼演變,所以朝廷能做的,隻是下發一個賑濟的總數,然後讓參與人員自己分去,隻要保證災民餓不死,這場災難熬過去就行。當時國庫空虛,錢糧有限,要救活那麼多人不太可能,區分真假災民,最好的辦法就是隻提供最低的供應給他們。借著和珅這一撒,原本米裡摻沙殺頭的罪過反倒變成瞭巧妙的賑災策略。底下的人原來貪污摻沙子的那些糧食,現在都可以糊弄過去瞭。罩住瞭下面:從古至今,哪裡有賑災,哪裡就少不瞭底下官員貪污,層層剝削。從撥款到換糧,甚至誰發糧,那些才是貪污的關鍵口。官員貪污虧空掉的糧食,通過摻沙子的方式把漏洞補上,逃過瞭禍,又解瞭災一舉兩得,妙哉!此其二,聰明至極叫人佩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