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有脾氣不好的時候,曾國藩用此絕招,暗藏儒道釋三傢哲理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乾隆的成功基本是靠不斷踩低父皇雍正得到的
小玨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十三請勿轉載
現代人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精神壓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有焦躁易怒的心理疾病。然而在曾國藩的那個時代,他內有清廷任務壓力,外有太平天國咄咄逼人的氣勢,所承受的煎熬肯定是比我們更厲害。尤其是在湘軍創辦之初極為不順,曾國藩三番兩次急得要自盡。
但是,曾國藩之所以能由一個天資並不出類拔萃的孩童,成長為清廷舉足輕重的人物,在於他的堅毅,更在於他善於學習,取長補短。曾氏除瞭與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學習瞭官場之道,向唐鑒、倭仁學習瞭理學的精髓以外,還學習到瞭“靜坐”的功夫。
剛到京城做翰林時,曾國藩也如同普通的新任官員一樣新鮮,終日忙於迎來送往,自己都曾說在三十歲之前, “止一庸人耳”。但是,他迅速發現自己的缺點,並且向唐鑒求教。他說自己“素有忿恨不顧之習,偏於剛惡,自究所病隻是好動不好靜”。
唐鑒告訴他,朱熹曾說:“心不定則內必紛擾。”要做到內心沒有紛擾,就必須在“靜”字上下工夫。最是“靜”字功夫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