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六次守雌的故事:多麼經典的處世和辦事哲學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滿族人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竟源於努爾哈赤!
曾國藩是晚清歷史上非常厲害的人,當下許多的網站、書籍對他“八本”“三立”等傢風傢教都有報道和推介,其實終其一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性格和觀點,始終伴隨著他的軍旅和官宦生涯,對後人為人處世有很大的啟迪作用,那就是“知其雄,守其雌”。

第一次守雌:移師衡州,避開風浪之地
咸豐三年,墨郅出山的曾國藩在湖南長沙組建湘勇,湘勇與國傢正規軍綠營大鬧火宮殿,被綠營停屍審案局—綠營士兵將屍體停放在瞭曾國藩的辦公室,在一嚇一拉處理完這個事件後,曾國藩意識到長沙不是久處和練兵之地,綠營腐朽透頂,而官場也暮氣沉沉,一些人自己什麼事也不幹,而別人要幹事則又是嫉妒又是掣肘,好比一群烏鴉糜集之地,隻有你渾身變得和他們一樣黑時才不會聽到前後左右的恬躁聲,於是曾國藩“守其雌”,離開長沙移師衡州衡陽),終於魚歸大海、虎回深山。
第二次守雌:狠批部下,過早打出“湘軍”招牌
曾國藩移師衡州後,在湘蒸二水交匯處、昔日吳三桂閱兵的演武坪操練他的部隊,其主要帶兵將領之一王鑫,在其練兵的指揮所祠堂大門旁貼一長條紅紙,大書“湘軍總營務局”招牌,遭到曾國藩狠批,認為團練不是軍隊,要在綠營之外新建部隊,朝廷是萬萬不會同意,也會授人以柄,所以當即取下湘軍的招牌。湘軍的旗幟一直到咸豐皇帝駕崩,從熱河避暑山莊傳來上諭:朝廷除瞭嘉獎和升職曾國藩和曾國荃外,一改過去成例,直呼湘勇為湘軍,明智洞見的曾國藩才迅速豎起湘軍這面大旗。曾國藩在這個一字之差的稱呼中,自始至終保持著“守其雌”的清醒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