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 元老張廷玉怎麼倒臺的?
文章分類:清朝
張廷玉是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在雍正元年加官為太子太保,命為諸皇子師傅,所以他也就是乾隆帝的老師。
作為典型的中國士大夫,做官做到如此也算是實現“兼濟天下”的夢想。最可貴的一點是,張廷玉為人謹小慎微,謹守黃庭堅的名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這也是他為官50年,歷三朝而不倒,最後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的原因。
然而,古人雲:“伴君如伴虎。”做到如此的張廷玉,最後竟然也難逃被皇帝治罪抄傢的命運,而治罪的原因不僅僅是對皇帝不敬,更重要的是犯瞭中國古代廟堂之大忌——朋黨。
張廷玉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官宦世傢,張傢在明朝時就世代為官。從張廷玉父親張英開始,傢族更是人才輩出,傢族六代共出進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張英本身是康熙朝的大學士,張廷玉本人也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作為漢人的張廷玉奉旨習滿文,禦試滿文一等第一,自稱“得清書奧妙,同習之人實無出餘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