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鴻章 對李鴻章的客觀評價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從刺殺李鴻章到日比谷縱火,日本狂熱奔向地獄之途
一、對李鴻章的客觀評價
李鴻章是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國政壇上少有的開明的封建官僚。作為地主階級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鎮壓太平天國、興辦洋務都是這一階級屬性的具體體現。李鴻章清楚地意識到中國的落後,主張通過向西方學習來實現國傢的繁榮富強,並身體力行,客觀上有利於中國的近代化;但他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落後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學習存在著本質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國真正走上富強之路。李鴻章在對外戰爭中,指揮失當、極力妥協,戰後代表清政府簽定賣國的《馬關條約》等條約,盡管是被迫的,但客觀上確實是喪權辱國,他是清朝的主要賣國賊之一。
二、李鴻章本人所處的時代背景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轉型時期,而這樣一個過程,又是在中國被動落後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用鴉片和洋槍、大炮、軍艦逼迫中國實行所謂“門戶開放”的。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變局當中,社會上各個階層、各種身份的中國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說法和方案,試圖尋找出一條強國富民的理想道路。這時候,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和國內太平天國運動,一個新興的統治階級改革派——洋務派從清王朝統治集團的高層產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