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事:光緒皇帝問老師翁同龢“你能吃得起雞蛋嗎”?
清朝掌管“宮禁”事務的機關,叫做“總管內務府衙門”,又稱“後門衙門”,與其他衙門不同的是,它不管國傢大事,隻管皇上的私事,內務府是個油水特別多的部門,因為紫禁城內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內務府掌管,其最高官員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直屬於皇帝,而出任此職務者多為皇帝親自簡任之親信,亦或為八旗貴族與宗室。能進內務府的人,大多出自正黃、鑲黃、正紅三個滿軍旗系皇室。因此,除瞭個別大臣,內務府差不多被三旗世傢所包辦瞭,因此有瞭“視中飽舞弊,如奉明言”的現象。
參照光緒朝的《大清會典》可知,內務府主要的機構有:廣儲司、都虞司、掌儀司、會計司、慶豐司、慎刑司、營造司等處,此外還有不少附屬機構,如三織造處、內三旗參領處等。整個機構的規模相當龐大,幾乎就像是推動整個清朝國傢事務六部機關的縮影。曹宗儒在其《總管內務府考略》中,對內務府的職掌有一番評判:“……總管內務府衙門擬內閣,內務府大臣擬閣揆,廣儲司擬戶部,都虞司擬兵部,掌儀司擬禮部,慶豐司則因清代起於遊牧,故甚重之;而會計司擬稅關與丁糧之稅收,營造司擬工部,慎刑司擬刑部,至於吏部銓選之事,則歸之於坐辦堂郎中”。
內務府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內務府七司之一的廣儲司,是掌管內務府府藏和出納的總機構。廣儲司下設六庫,儲藏著金、銀、珠、玉、珊瑚、瑪瑙和寶石等物品的為銀庫,是六庫之首?康熙十七年(1678年)開始,內務府向皇帝奏報各種事務的題本也存放在瞭銀庫裡。銀庫設在明嘉靖年間建造的紫禁城太和殿西側的弘義閣內,設員外郎、司庫、司匠、庫使等共25人。按照規定,銀庫開庫收發都有明確的時間和人員限制,若遇有急需要開庫,需逐級上報。在得到內務府堂郎中的準許時,方可開庫。開庫之時,一定要有庫官二、三人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