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光的大清首富胡雪巖,為何最後被慈禧抄瞭傢?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從梁思禮成長看梁啟超的傢教

圖)光墉1823—1885),幼名順官, 字雪巖,安徽徽州績溪人,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
他是官商,財權都要的紅頂商人之代表,也是清朝末期商人的一個體現,馬雲指說財權不可都要,隻可選其一,說的就是他。
也是一句俗話裡面的主角“做官要讀《曾國藩》,為商要讀《胡雪巖》!”
大清末年,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帝年間,外國侵略,清朝內憂外患,國庫空虛,正是需要商人扶持的時候。
胡雪巖,名光墉,1823年生於安徽績溪湖裡村,傢貧,起初為錢莊小夥計,憑借過人的眼光和聰明,短短十幾年,政商兩界如魚得水,開設阜康錢莊、絲行、慶餘堂……,總資達2000萬兩白銀以上,是當時的“大清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