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明初神將,卻因這個人被朱元璋“剝皮”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奇妙的歷史:明武宗與清穆宗竟有這麼多相似之處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有人告發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由此引發瞭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此案牽連甚廣,一共被誅殺瞭一公、十三候、二伯,還牽連一萬五千多人先後被殺。史書上說“元功宿將,相繼盡矣。”,說得是一點也不過分啊!到最後,朱元璋說什麼“自今胡黨、藍黨蓋赦不問”。從這句話中,我們也能體會到胡維庸案和藍玉案都是朱元璋有意制造的。朱元璋通過兩案達到目的後,便決定蓋赦不問瞭。
圖為藍玉的塑像)
昨天我們講過藍玉北伐立下大功後,跋扈飛揚,有失人心,雖然有罪,卻罪不至死,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名將最後被人剝皮,悲慘收場呢?
第一,藍玉桀驁不馴。
《明史》中說,“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意思是說中山徐達)、開平常遇春)二王死後,全軍上下立功最多的就是藍玉瞭。藍玉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人,一有瞭成績,便開始目中無人,忘乎所以瞭。藍玉北伐勝利後,俘虜瞭元主的妃子,見她貌美,竟然強行霸占瞭她,害得元妃羞愧自殺。大軍南返之時,經過喜峰關,守關武將沒能及時開門迎接。藍玉大怒,竟然縱兵毀關,破門而入,揚長而去。朱元璋知道後,十分生氣,本想封藍玉為“梁國公”,見他跋扈異常,便將“梁”字改為“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