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崇禎皇帝、李自成、吳三桂誰的責任最大?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鄭板橋《坡公小品冊頁》
作者:我方特邀學者風飄石
一:回天無力崇禎帝
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大明王朝雖然沒有瞭洪武、永樂年的強盛,但也沒有到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的程度。有學者分析認為,自“隆慶新政”到崇禎年間,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銀總數多達三億三千萬兩,相當於當時全世界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說,隆慶朝和萬歷朝前十五年是明王朝的國運中興時期。
然而,一個強大的帝國何以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灰飛煙滅,大好河山拱手相讓與清朝呢?有說是因為崇禎皇帝平庸無能;有說是因為李自成有勇無謀;也有說是因為吳三桂賣國求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崇禎皇帝是大明朝的“瓢把子”,他的責任自然是不可推卸的。但是,在大明一朝,除瞭太祖朱元璋以外,恐怕要數崇禎皇帝的工作責任心最強瞭。他的前任天啟皇帝是一個優秀的木匠,但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直到生命垂危的時候才滿心的懊悔,深感對不起列祖列宗和全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