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言丨林則徐的《十無益》格言,受益匪淺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末代皇帝溥儀是同性戀? 他最喜歡的太監叫王鳳池?

清朝重臣林則徐五十四歲的時候,寫瞭一個“十無益”。他將一些常被人們看作有益的東西,分別做瞭界定,也就是說,如果不滿足某種條件,一些看來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沒有益處。
這“十無益”既是林則徐自己的修行標準,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則。

《大學》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無疑是自取滅亡。
“風水無益”,即謂如若為人不善,多行不義,其不僅上愧祖宗,更是下損子孫。
《論語》有雲:“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百行孝當先。一個人無論你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頭上戴瞭多少光環,但是如果對父母不孝,所有的榮譽都將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