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礽兩次被罷免全因其心理變態,康熙為廢他想瞭這樣的理由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晚清民族英雄馮子材 杖圍之年抗擊法國侵略者
康熙皇帝在位年間曾經兩次立同一個兒子為太子,然而又兩次將其廢黜,這位皇太子到底做瞭些什麼事讓康熙皇帝做出瞭兩廢太子的決定?如此英明的康熙培養出的太子卻引起朝廷的眾多不滿?到底是皇太子的問題還是康熙皇帝的教育不足,下面讓我們走進歷史,看看這位被兩次廢黜的皇太子是如何造作的。
康熙時代的皇太子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因為犯下罪行被拘禁並廢黜,半年之後康熙讓其復位,康熙五十一年僅僅三年之後,胤礽再次被廢黜,雖然後來也有人建議康熙再次讓胤礽復位,但是康熙皇帝始終沒有再立胤礽為皇太子。
雖然康熙兩次廢黜胤礽,但是畢竟是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心中總會有些不舍,每次做出廢黜太子的決定之時,康熙都會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盡管如此康熙還是做出瞭廢太子的決定,而且還是兩次。
然而,胤礽是康熙費盡心思培養出的才子,胤礽在年幼之時就精讀四書五經、儒傢經典,而且還能掌握滿族的騎馬射箭等武藝,成年之後政績也很不錯,為康熙分擔瞭許多朝中政事,可是胤礽暴虐的性格不知從何而來,胤礽惡行昭著的名聲讓康熙百思不得其解。
關於胤礽暴政的行為,康熙沒有仔細瞭解,而是迷信地認為胤礽是被妖魔鬼怪纏身,讓胤礽善良的本性不復存在,這也成為瞭康熙第一次廢黜胤礽的原因,胤礽復位之時康熙說其已經痊愈。可是短短幾年之後胤礽再次被廢黜,康熙又以胤礽的病並沒有根除為原因來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