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平邑左寶貴:清軍抗日高級將領戰死第一人
文章分類:清朝
文/楊勇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近兩年對平邑、沂南開展鄉鎮石質文物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有碑刻、摩崖題記,以清代為主,間有宋元,內容異常豐富,涉及地域名稱變遷、傢族歷史傳承、立井修橋建廟、植樹造林等。這些石質文物或隱匿於山林,或散落於村中角落,多不為人識,記載的內容也少見於史籍,帶有非常濃厚的地域色彩。
斑駁的石頭上所記載的內容雖沒有完全載入正史,但依然憑借著與歷史千絲萬縷的聯系展現出史實的另一面,讓我們有瞭新的發現。近期,對平邑縣地方鎮清真寺內《左軍門捐資重修清真寺碑記》拓片的整理,就為重新發現和認識左寶貴提供瞭新的歷史證據。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左寶貴受命領軍赴朝參戰,戰死平壤城頭。他是甲午戰爭中清軍高級將領戰死的第一人,也是職位最高的人。他的英雄事跡,早已被國人銘記,但他還有少為人知的另一面:慈悲救世的高尚情懷。
《左軍門捐資重修清真寺碑記》詳細記載瞭左寶貴在地方慈善方面的高貴品質。該碑現存於平邑縣地方鎮利民村清真寺,碑高185厘米、寬74厘米、厚15厘米,共580餘字,刻於光緒二十年仲春。碑文擇其要記錄如下:左軍門原籍本村人,由行伍起傢……惟慕其為人也,貴不忘本,富而好施。吾村清真寺之重修後得軍門之力居多……寺水房之修與數畝田之置皆賴乎此。後為寺中募化多金……又得資二百餘金,以為寺中修理大門各處之用……修南、北講堂,以其餘資又置田十數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