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馬超是個威名遠揚為父報仇孝子,正史裡把他爹逼死
文章分類:蜀漢
如果簡單勾勒一下《三國演義》中馬超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大概有這麼幾個關鍵詞:英俊瀟灑、武功高強、威名遠揚、血海深仇、晚景淒涼。
馬超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第十回。當時他跟隨父親馬騰一起率軍勤王。書中對馬超的樣貌有個簡單的描述:“隻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等到瞭小說第五十八回,作者對馬超形象的描述更加詳細:“又見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立馬陣前。”這是個什麼模樣?簡單來說就兩個字:帥哥。說到馬超的武功,有人做過統計,小說中對馬超單獨較量的武將一共有來自不同陣營的十六員大將。在這十六次交鋒中,馬超殺掉瞭其中的四位:李通、梁興、馬玩、王方,擒獲瞭一位:李蒙,打傷瞭兩位:韓遂、楊阜。居然無一敗績,可見的確是武功高強。馬超的威名,不但曹操說過“馬兒不死,吾無葬地”,就連被劉備包圍的劉璋聽說馬超投靠劉備,嚇得立馬投降,可見威名遠揚,誰見到都有幾分膽怯。最後要說說馬超的血海深仇。《三國演義》中交代,馬超不但父親馬騰、兄弟馬休和馬鐵被曹操所殺,就連馬超妻子楊氏、幼子三人及至親十餘口後來也被梁寬、趙衢所殺。到最後身邊隻剩下瞭堂弟馬岱。這個結局不可謂不悲慘。最為淒慘的是,馬超的最後結局在小說中居然沒有一個介紹。似乎羅貫中在創作 《三國演義》的過程中突然把馬超忘卻瞭。直到小說第九十二回諸葛亮一出祁山之時,才突然出現瞭拜祭馬超墳墓的情節。似乎這時候作者才想起來有馬超這麼個人物,堂堂的五虎上將就這麼悄然無息在《三國演義》中消失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