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狂”得妙趣橫生
龔自珍手札
《清史稿·龔鞏祚傳》對龔自珍的評價隻是一語帶過:“鞏祚龔自珍又名鞏祚)才氣橫越,其舉動不依恒格,時近俶詭……其文字驁桀,出入諸子百傢,自成學派。所至必驚眾,名聲藉藉,顧仕宦不達。”這段話總的意思是:龔自珍的才名妨礙瞭他的仕途。清朝到瞭嘉慶、道光兩朝,已開始加快腳步走下坡路,朝野官紳柔媚取容,明哲保身。似龔自珍、魏源、湯鵬那樣的不羈之士,對世故圓滑深惡痛絕,因此矯枉過正,言行怪誕,必然令人側目。
在科舉考試中,大才子落魄落榜者多,順風順水者少,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杜甫尚且屢試不第,久困場屋。龔自珍才華橫溢,但他並不擅長撰寫那種“萬喙相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口一聲)的八股文,若要找尋出路,謀求政治前途,又不得不“疲精神耗目力於無用之學”。龔自珍總共參加瞭四次鄉試,才中舉人;參加瞭五次會試,直到三十八歲那年,才勉強考取殿試三甲第十九名,“賜同進士出身”。據《龔定庵逸事》記載:龔自珍會試時,墨卷落在王植的考房,王植認為這名考生立論詭異,於是邊讀邊笑,忍不住笑出聲來,溫平叔侍郎從鄰近的考房循聲而至,檢看這份考卷後,他用斷定無疑的語氣說:“這是浙江卷,考生一定是龔定庵。他生性喜歡罵人,如果你不舉薦他,他會罵得極其難聽,天下人將歸過於你。依我看,還是將他圈中為妙。”王植心想,龔自珍名噪天下,被他指名謾罵可不是好受的,除瞭生前遭人戳背脊骨,說不定還會遺臭萬年,反正取舍予奪之權操持在我手中,這回就成全這位狂生算瞭。放榜揭曉之日,有人問龔自珍他的房師是誰。龔自珍笑道:“真正稀奇,竟是無名小卒王植。”王植聽說後,懊惱萬分,他一個勁地埋怨溫平叔:“我聽從你的建議舉薦瞭他,他也考中瞭進士,我卻仍舊免不瞭挨罵,我做到這樣仁至義盡,他到底還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