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四篇——抵巇術(下)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天地雖大,大不過莊子的“思維” 莊子哲理故事品讀
原文:天下分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
翻譯:每當天下紛爭不止、錯雜無序,上面沒有明君,底下的公侯將相沒有道德,那麼小人就會肆意作惡,讒害忠良,以至賢良仁德之士不被重用,聖人賢哲都隱遁山林,遠離世事。
原文: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罅”。
翻譯:貪圖利祿、虛偽奸詐之徒胡作非為,導致君臣上下互相猜疑,天下土崩瓦解,相互功伐,父子離散,反目成仇,這樣的局面就是裂痕的萌芽狀態。
原文:聖人見萌牙巇罅,則抵之以法。
翻譯:聖人看到這些亂政的裂痕,就會采用抵巇的方法予以治理。
善於化解矛盾的藺相如
聖人認為,爭訟不論輸贏都是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聖人喜歡用化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隻可惜我們現代的人都喜歡學習西方人打官司,淡忘瞭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處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