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真的像後世文人所說的那般殘暴荒淫嗎?
文章分類:商朝
你也會想看的:薑子牙為何封瞭365位正神,卻偏偏沒有封自己?
關於紂王的罪狀的由來,顧頡剛先生在《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考證得非常詳細,被後代史學傢廣泛認可。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春秋戰國人議論喜歡舉例,說到好人就是堯舜禹湯,壞人就是桀紂盜蹠。紂王又是前朝亡國之君,所以成瞭罪惡的集大成者。
2、紂王罪名有個明顯的層累過程。在最早的今文《尚書》中,紂王最大的罪狀不過隻是酗酒。而到瞭西晉《帝王世紀》中,基本囊括瞭我們熟悉所有的壞事。
3、《尚書》中紂王其他罪狀,包括不用貴戚、登用小人、聽信婦人、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更多體現的是紂王對王權的強化。
4、《尚書》到《帝王世紀》期間的紂王罪狀還存在不少矛盾之處,所以更不能輕信瞭。
另外,隨著新文獻的出土,有些說法需要修正,比如以往最早記載文王吃伯邑考是《帝王世紀》,而定州漢簡《六韜》已經記載瞭,但不影響研究方法和整體結論。
關於如何評價商紂,離不開晚商的社會背景。而我們把三代歷史放在一起看,會發展有一條明顯軌跡,即是王權和族權的反復鬥爭。一般來說,王權和族權在建國初主要是利用關系,但是中期開始,因為王權加強到瞭某個程度,這時和族權就會產生沖突。到王朝後期,王權和族權因為矛盾不可調和,最終國王被族長推翻。而新王朝又會重復上述過程,而盡管舊王朝被取代,但在爭鬥中王權不斷強化、族權不斷被減弱,最終走向瞭春秋戰國的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