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遺詔為何成瞭慈禧弄權的禍根,它是如何改變清末政局的?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晚清名臣照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
提到慈禧太後垂簾聽政,很多人都對其咬牙切齒或嗤之以鼻,因為它確實對清朝末期國傢的發展產生瞭極其深遠的影響,那麼,慈禧的垂簾聽政局面是怎麼形成的呢?咸豐遺詔為什麼會對清朝末期國傢發展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呢?
其實促成慈禧垂簾聽政局面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但根源在於咸豐帝遺詔。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逃到熱河後一病不起,他在安排後事的時候,對皇權和國傢治權進行瞭分割制衡的安排,他讓6歲的獨子載淳繼承皇位,為使皇權永固,他將希望完全寄托在瞭他的兩個女人身上,就是東太後慈安和西太後慈禧,分賜他們“禦賞”印和“同道堂”印,並規定一切諭旨隻有同時蓋上這兩方印才算生效。顯然咸豐帝希望在其兒子年幼不能執掌皇權的時候,暫由他的兩個女人代為執掌。另一方面,隻有二十五六歲的兩宮太後,在具體治理國傢政務方面經驗不足、能力不夠,所以咸豐帝又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和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幫助小皇帝處理國傢政務,但贊襄政務大臣隻有提出處理政務意見的權力,卻沒有最後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