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修身處世之道:人生五大功課,終實現大轉變成千古完人!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建國後溥儀相親趣事:被40多歲女人癡纏
大多數同學對曾國藩的瞭解有限,隻知道曾國藩帶領湘軍剿滅太平軍。但也能看到曾國藩受到很多知名人士、成功人士的追捧,有很多同學還一直在學習曾國藩。我們學曾國藩組建湘軍帶兵打仗嗎?我們學曾國藩“亂世用重典”落得個“曾剃頭”的稱號嗎?當然不是,我們學的是曾國藩的修身處世之道。
作為“千古一完人”的曾國藩,尚在京師為官時,在老師唐鑒的指導下,為自己修心養性制定瞭五門功課,也在此期間,曾國藩才實現人生際遇的大轉變,仕途越走越寬,終於飛黃騰達,這都是其修身養性得來的善果。
其一:修誠
曾國藩認為“誠”實修身的基礎,誠者,物之始終,人生沒有瞭“誠”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誠,是立身之本。曾國藩要求自己“開口必誠”,不欺人、不自欺。
其二:居敬
居敬,是指對人對物的一種恭敬的態度,懷著恭敬之心,才會有謙卑待人勤勉辦事。曾國藩說:“內有整齊思慮,外而敬慎威儀。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此)所以養心也。”誰人可慢?何日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