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孤傲自詡, 為官失敗原因為何? 歷史上卻蓋過周培公姚啟聖!
在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漢臣三部曲最後出場的一位。周培公和姚啟聖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談論過,都是才能卓著之輩,但是李光地卻是三人中最不得善終的,究其原因,可感可嘆。
在姚啟聖征臺期間,李光地在本地已經頗有微名,後因福建遷界問題,率領眾多孤兒上萬言書被康熙發覺是個人才。讓其在福建幫助收臺征集糧草,負責後勤的同時,監督姚啟聖和施瑯,輔助平臺事宜。在這期間,李光地表現出瞭自己的才能和遠見卓識,他的收臺撫民之論惹的滿堂彩,連康熙也自嘆不如,更得康熙賞識。也因此成為康熙與姚啟聖等人之間的一道樞紐,他在整個征臺期間,表現可圈可點,不偏不袒,與姚啟聖施瑯等人的相處也算融洽。征臺之後,李光地被任命為上書房大臣,開始瞭朝中做官之旅。
這是李光地糾結的開始,也是他一生重要的轉折點。事實證明,李光地本人文學才能與辦事水平確實公道傑出,但是他在官場上的情商與姚啟聖和周培公相比真是黯然失色。現實中有這樣一種人,隻能對事交往,不能對人交往。李光地就是屬於這一種,他在官場上的舉手投足都透漏著一種不合時宜。在當初康熙將其任命上書房大臣時,李光地就馬上表現出瞭一種恐慌和發自心底的不自信,後來在朝廷中官越做越大,李光地一直坦言自己不善為官之道。在被索額圖發現自己當年與青樓女子私通之事,並以此作為把柄要挾之時,李光地人格上的缺陷徹底的被曝光瞭。李光地早年間夢想成為一代鴻儒但是沒有做到潔身自好,在被人要挾之時,自身的傲氣和骨氣也蕩然無存,直接在心理上被降服下跪對方,這一跪,所有的氣節和才能都已大打折扣瞭。唯一覺得慶幸的是,李光地見那母女之時,問母女兩個過的好不好,眼中確實流露瞭動情憐憫的目光,並無鏟草除根的邪惡想法,我認為他應該從母女身上又看到瞭當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