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之戰: 漢武帝出動30萬漢軍誘敵殲滅匈奴10萬大軍計劃失敗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名將周亞夫平定七國叛亂 為何會活活地餓死?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對匈奴來一場誘敵殲滅戰。軍臣單於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前來,故此役史稱其為馬邑之圍、馬邑之戰、馬邑之謀。
戰爭的起因:
都知曉漢高祖劉邦在遭遇瞭“白登之圍”後,與匈奴和談並施行“和親政策”。可是西漢在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力日漸增強,一直到漢武帝劉徹登基,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漢武帝決定廢除這屈辱的“和親政策”。因而漢武帝委派李廣等名將帶兵鎮守邊郡要塞,征調士卒鞏固邊防,同時采取措施鼓勵養馬。到瞭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希望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這一切都是漢武帝為廢除“和親政策”準備對匈奴展開軍事行動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