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清朝最後的蒙古勇將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俠女為刺殺漢奸吳三桂,假扮買酒女單挑數十人終引關註
八十年代初,一部劉曉慶主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在全國熱映,億萬觀眾記住瞭影片中那個對西方列強剛毅勇敢的蒙古王爺僧格林沁。在中小學的歷史課本裡,僧格林沁也常常做為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得到眾多褒獎。然而,關於他的出生與滅亡,仍然有很多讀者並不瞭解。

德力格爾也是黃金傢族的子孫,爵位是四等臺吉。但成吉思汗的子孫眾多,德力格爾隻是屬於邊緣群體。他傢境十分貧寒,為瞭養傢糊口,常年給別人放羊。由此,得瞭個外號“雅馬臺吉”,意思是放羊的窮臺吉。
但德力格爾仍然鄭重的給兩個剛出生的兒子起瞭好名字。大的叫“朗佈林沁”,寶貝大象的意思;小的就是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寶貝獅子的意思。兄弟倆都是用藏語起的名字,因為當時的蒙古人都信仰喇嘛教,認為用藏語起一個和喇嘛教有聯系的名字,會給孩子帶來幸福和安寧。而大象是普賢菩薩的坐騎,表示踏踏實實的生活、修行。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表示智勇兼備,能破除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