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帥”張勛發動的那場復辟醜劇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孫中山法書“博愛”和孫中山的博愛情懷
張勛,字少軒,江西奉新人。提起張勛的名字,可謂傢喻戶曉。他之所以得享大名,並非有什麼瞭不起的文治武功,而是因為他親自策劃導演瞭那出悖逆歷史潮流、被千夫所指、萬眾唾罵的“恢復帝制”活醜劇而“留名青史”。
張勛並非生來就是惡人,相反他出生貧寒,自幼就是孤兒,可謂吃盡瞭人間萬般苦楚。資料顯示,發跡後的他,扶危濟困,樂善好施,而且很講義氣,在同僚特別是江西老表間口碑不錯,也很有威信。據說他文化不高,性情忠厚,一貫效忠清室,甚至到瞭不辨是非的愚忠地步。清朝滅亡後,他經常對人嘮叨說:我在前清受恩深重,因此一刻也不敢忘恩”。
早在1884年,已經是而立之年的張勛窮愁潦倒,於是離開江西赴長沙加入清軍綠營,想在刀光劍影的血火中尋條出路。後來在剿滅義和團的戰鬥中因勇猛不畏死被清廷看中,逐漸被攫拔為雲南、甘肅、江南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