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笨拙愚鈍”到“老奸巨猾”——曾國藩與中國式生存智慧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清朝道光皇帝為什麼傳位給咸豐, 而不選擇恭親王奕䜣?
作者=張宏傑
來源=2017年12月《同舟共進》
同治五年,55歲的曾國藩在傢書中對曾國荃回顧瞭他一生三次“為眾人所唾罵”及三次軍事大失敗。第二年,他又在傢信中對曾國荃回顧瞭平生“四大塹”。綜合這兩封信,讓我們歷數一下曾國藩的平生恥辱——正是這些恥辱,最終讓他在性格方面“脫胎換骨”。
五次考秀才名落孫山
第一次大辱是“壬辰年發佾生,學臺懸牌,責其文理之淺”。
壬辰年是道光十二年(1832),這一年21歲的曾國藩又一次參加秀才考試。也許是天資確實鈍拙,也許是父親兼老師曾麟書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曾國藩此前五次考秀才,都名落孫山。道光十二年這一次,曾國藩考前下瞭苦功準備,考後也自覺發揮不錯。結果發榜之日,卻被學臺(即湖南省學政,相當於今天的省教育廳長)懸牌(發佈公告),責其“文理太淺”,以佾生註冊(“佾生”是指考秀才雖未入圍但成績尚好者,選取充任孔廟中祭禮樂舞的人員。獲“佾生”資格則下次考試可免縣試、府試,隻參加院試即可,故稱“半個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