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努爾哈赤不是被袁從煥打炮炸死的,而是被氣死的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課本裡的李鴻章並不夠真實
薩爾滸之戰後,努爾哈赤在東北的地位更加鞏固,而明朝政府為瞭抵擋後金的進攻,在全國征兵,加派“遼餉”,弄得國傢民窮財盡。朝廷中,此時經過神宗、光宗、熹宗的幾朝更替,幾位皇帝無不是昏庸頹廢,致使權臣當道、閹黨亂政。期間,雖然也起用過像熊廷弼這樣文武全才、正直幹練的大將來鎮守遼東,但最終也被魏忠賢閹黨誣陷致死,使得遼東防務更加不可收拾。
天命六年公元1621),努爾哈赤攻陷沈陽,攻破遼陽,奪取遼東70多座城池。為瞭加強對明朝的攻勢和對新占領地區的統治,努爾哈赤將都城遷到瞭遼陽。天命十年公元1625),又進而遷都沈陽。一直到清順治元年,沈陽都是後金以及後來清朝的國都,是後金清)進攻明朝、逐鹿中原的大本營,在清朝定鼎北京後,沈陽又被稱為盛京,從此逐漸成為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而都城的一再南遷,也反映瞭努爾哈赤入主中原的決心。
在大明王朝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歷史上又一位才堪重寄的英雄人物站瞭出來,他就是袁崇煥。袁崇煥,字元素,廣西藤縣人,萬歷四十七公元1619)年中進士。他有膽有識,喜好兵學。當熊廷弼被逮捕下獄後,明朝派王在晉任遼東經略,但他膽小怯懦,主張退守山海關,遭到剛剛到任的袁崇煥等幾位將領的反對,袁崇煥等還上疏朝廷,得到大學士孫承宗的支持,於是朝廷調走瞭王在晉,任孫承宗為遼東經略。孫承宗到山海關後,大力整頓防務,練兵11萬,並采納袁崇煥等人的建議,加強寧遠的守備,派袁崇煥前去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