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漢第一謀士張良的廟宇,鐘靈秀氣,氣宇渾厚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劉邦要封此人為王,他卻選擇自殺並影響整個三國時期
張良為“漢初三傑”之首,年少時為國復仇在博浪沙(河南原陽縣)刺殺秦始皇,歷史上有記載的刺秦隻有三次,荊軻和高漸離都是作瞭有死無生的打算;唯有張良在行刺失敗後成功逃脫,並且逃過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後又幫劉邦平定天下,劉邦自己就這樣說過:“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與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安撫百姓,籌集糧餉,我不如蕭何;統帥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此三位都是人傑。”但張良深知和劉邦共事隻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所以當西漢立國之時,正是張良“辭漢”之日,留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上潛心修道辟谷成仙。此舉正中劉邦下懷,當他當瞭西漢開國皇帝之後,就敕封張良為侯。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急流勇退”,托名“辟谷”,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裡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坐落於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漢中101公裡,北鄰鳳州76公裡,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裡處的廟臺子街上。川陜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圖為張良廟正門)據說,最早的張良廟是由張良的10世玄孫漢中王張魯所建,歷經1700年,原址已無從考察.廟臺子張良廟是明、清建築,6大院,有房舍150餘間,占地14200平方米,為陜西大型祠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