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流民圖》害得王安石罷瞭相,卻有瞭酒席上常用的一句話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二郎神楊戩是何許人也?其實是宋徽宗時期的宦官!
北宋時期,有一位大清官鄭俠,自幼勤奮好學,深諳民間疾苦,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考中進士,神宗時任光州司法參軍,任滿後進京,上任監安上門。據說他做官清廉公正,兩袖清風,被罷官後來到金陵,全身隻帶瞭一根撣灰的拂塵。後人為瞭紀念他,在南京清涼山修瞭一座“一拂寺”。
那麼,這位鄭俠和宋代大文豪王安石的罷相,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這要從王安石的變法說起,神宗時王安石拜相,一心想著為民謀福,提升國力,在全國推行新法。神宗皇帝對王安石十分信任,封他為荊國公。可是好景不長,許多權貴富豪和在任官員,因為變法使得自己的利益受損,不僅不真心幫襯,反而十分忌恨。在推行新法時,故意一層層走偏,害得百姓反倒受罪,加上恰逢旱災造成饑荒,反對之人更是有增無減,變法受到瞭嚴重挑戰。
一次偶然機會,時任監安上門的鄭俠,因公到民間考察。向來直腸子的鄭俠,不瞭解權貴及官員反對變法,私下故意搗鬼,而隻看到新法非但沒有給百姓帶來好處,反而增加瞭負擔,百姓民不聊生。就連夜繪制瞭一幅《流民圖》,草擬奏章呈報神宗,歷數變法之種種弊端,並以死相逼,苦勸神宗停止新法。此時,神宗對變法正在興頭,聽到這般反對,怒將鄭俠削官為民。後來,慈聖和宣仁兩位太後也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神宗猶豫,將王安石罷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