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孫中山上海故居
張天明
2016年11月12日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作為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產生深遠的人物,海內外各地為紀念他開展瞭許多活動。孫中山與上海素有淵源,他第一次到上海是19歲,第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是刊登在上海的報紙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傢”也是安在上海。孫中山在上海有許多革命活動,與社會各界交往,宣傳他的救亡主張,推動他的強國夢,梳理中山先生在上海的歷史足印,對於理解他的思想,瞭解那個時代的風雲際會,都很具價值。
上海香山路是一條不長的小馬路,與鬧市相接,又獨辟蹊徑,鬧中取靜,梧桐掩映,鬱鬱蔥蔥,環境幽雅。大概一百年前,它叫莫利愛路。孫中山故居就在這條路上,由當時旅居加拿大的華僑集資買下贈送給孫中山的。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於1918年入住於此,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繼續在此居住至1937年。為紀念孫中山,解放後,這條路以他故鄉香山命名。
香山路當時屬於租界,孫中山居住在這裡,也是他觀察中國和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作為富有強烈愛國精神的政治傢,孫中山對主權問題,毫不含糊。他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主權的侵奪,堅決主張收回租界。他說:“上海的黃浦灘和北四川路那兩個公園,我們中國人至今都是不能進去,從前在那些公園的門口,並掛一塊牌說:‘狗同中國人不許入。’現在雖然取消瞭那塊牌,還沒有取消那個禁例。”(《在神戶歡迎會的演說》)他還說:“中國國民已不能再坐視外國僑民在中國領土內肆其跳梁跋扈也。”(《在上海與歡迎者的談話》)作為一名偉大的先行者,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孫中山始終把中華民族和中國人的尊嚴和權利放在首位,為此奮鬥,百折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