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筆下的孫中山:革命黨到一代偉人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馮國璋:北洋軍閥直系首領
【摘要】 翻閱百年新聞紙的微縮版面,不禁慨嘆,報業前輩將辛亥年間的歷史圖景如此完整呈現。孫中山本人不僅遭到清朝政府的嚴密監視,連他的弟弟也備受人們註意,在這一時期的《大公報》上,孫中山成瞭革命黨的代名詞。
圖為1920年代《大公報》報頭)
翻閱百年新聞紙的微縮版面,不禁慨嘆,報業前輩將辛亥年間的歷史圖景如此完整呈現。歷史巨人孫中山某種程度左右著中國政局,卻難最終改變命運。《大公報》從1905年開始報道孫中山,直到1925年孫中山去世,他的形象也經歷瞭從辛亥革命前的“革命黨孫文”到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國之首功者”的變化。記錄之翔實,彌足珍貴。
1905年,同盟會成立,孫中山當選為同盟會總理,其革命領袖身份正式得到確立,這在《大公報》上很快得到瞭反映:
“函內略雲留學東洋者有二十七人結成忠愛社,專以扶助大清抵抗革命黨為宗旨,特選同志數人投入革命黨內,詳加調查,始得該黨之首領仍系孫文。”
出於民生擔憂並非敵視誹謗
在新聞史學泰鬥方漢奇看來,對以孫中山為代言的革命者,當時的《大公報》雖不贊同他們的主張,但亦非敵視誹謗,更多是出於對國傢前途和社會民生的擔憂。事實上,早在1906年,《大公報》即以“排滿革命者皆敢死者也,以棄擲頭顱為不介意,而外來之禁令安足以動其畏懼哉”認可革命者的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