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商湯是如何獲勝的?
文章分類:商朝
你也會想看的:(連載)名相伊尹——第八章 改邪歸正 還政太甲
戰略包圍,等待時機
商湯首先任用瞭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提拔重用瞭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幹的人,他出兵攻滅瞭葛、韋、顧、昆吾等夏朝屬國。商湯越戰越強,“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夏桀陷於孤立的境地。
在完成對夏桀的戰略包圍後,商湯對最後決戰仍持十分慎重的態度。幾經試探和權衡方才作出決定。俗話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立國近400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臨滅亡之時,但仍具有相當的實力。當商湯在伊尹的建議下停止向夏桀納貢以試探其反應時,夏桀即調動九夷之師,準備討伐商湯。商湯視情馬上“謝罪請服,復入職貢”,穩住夏桀,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不久傳來瞭夏桀誅殺重臣、眾叛親離的消息。商湯乃再行停止向夏桀的貢奉。這次,夏桀的指揮棒完全失靈瞭,九夷之師不起,有緍氏公開反抗。各諸侯誰也不聽他的指揮,商湯見滅夏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果斷下令起兵。
網絡配圖
興兵伐夏
大約在公元前1766年,商湯正式興兵伐夏。在戰前他隆重舉行瞭誓師活動,一一歷舉夏桀破壞生產,殘酷盤剝壓迫民眾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為瞭拯民於水火之中。商湯還宣佈瞭嚴格的戰場紀律。這番誓師,極大地振奮瞭士氣。戰前誓師後,商湯簡選良車70乘,“必死”6000人,聯合各方國的軍隊,采取戰略大迂回,繞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突襲夏都。夏桀倉促應戰,西出拒湯,同商湯軍隊在鳴條(今河南洛陽附近)一帶展開戰略決戰。在決戰中,商湯軍隊奮勇作戰,一舉擊敗瞭夏桀的主力部隊,夏桀敗退歸依於屬國三朡(今山東定陶東一帶)。商湯發揚速戰速決、連續作戰的作風,乘勝追擊,攻滅瞭三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