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的進退人生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歷史觀 | 汪精衛才是孫中山的真正接班人?
黎元洪是晚清海軍出身,曾戲言自己“不怕水,怕火”。他順應辛亥革命的浪潮,在波譎雲詭的北洋時代,三任副總統,兩為大總統,進退之間,是他面臨的歷史困境。他並非手握軍權、擁兵自重的軍閥,也非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黨魁,“得意時各派爭相推戴,失意時各方棄如敝屣”。處於歷史夾縫中的黎元洪,是在怎樣的境況下幾度登上權力的巔峰,又是在怎樣的境遇下跌落?
被逼當上首義都督
黎元洪1864年生於湖北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稱“黎黃陂”。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黎元洪隨艦艇在大連灣附近遇敵艦,軍艦被炮擊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上奇幻般漂流數小時後,被海浪推到瞭岸上。獲救後的黎元洪得到張之洞的賞識,從海軍轉為陸軍,一帆風順。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勝利後,擺在革命黨人面前的首要任務是盡快建立革命政權,以便通電全國呼籲響應,而建立政權的焦點,無疑是軍政府都督的人選。黎元洪時任武昌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在湖北新軍中是僅次於張彪的清軍將領,在軍界素以軍務嫻熟、為人厚重著稱。盡管在推舉過程中眾人意見不一致,最終黎元洪還是獲得瞭各方力量的贊同——在武昌起義前,黎元洪對革命人物多少有過暗中保護,被視為思想開明的清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