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兩副面孔:槍殺劉和珍毀瞭他一世清名?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民國主席林森曾遊覽嶽麓山 致祭黃興墓、蔡鍔墓
在歷史教科書中,段琪瑞這位北洋軍閥代表人物是鎮壓學生運動的劊子手,是孫中山“護法運動”的討伐對象。幾十年來,這個性格鮮明、三造共和的北洋要人,隻餘下一副千夫所指“殘民媚敵”的臉譜。
段祺瑞
作者:莊秋水
1936年11月2日晚間,民國耆舊、北洋要人段祺瑞在上海宏恩醫院辭世。在他的親筆遺囑中,這位72歲的老政治傢“為將死之鳴”,為民國開出瞭“八勿”藥方:勿因我見而輕啟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之說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粹;治傢者勿棄固有之禮教;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紛華。
“八勿”藥方可謂這位北洋大佬十數年參與民國政治的肺腑之言。在袁世凱之後的軍閥時代,當政者“城頭變幻大王旗”,政客和軍人們暮四朝三。社會上流行種種主義思潮, 傳統道德淪落不堪。段祺瑞主政十幾年,波折不斷。他身為“北洋三傑”之一的背景使他幾度大權在握,也使他既被尊重也被利用。而發生在1926年3月18日的一起屠殺慘案,則使他在賣國的罪名之外又添瞭殘暴之實,不但踐踏現代政治文明請願集會等自由權力,也為傳統政治道德裡所不齒。因為魯迅的一篇雄文《記念劉和珍君》,“三·一八”這“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永遠把段祺瑞釘在瞭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