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首詩,孟浩然一語成讖,預言瞭一生的悲劇
文章分類:唐朝
約在公元728年唐開元十六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應進士舉落第瞭,心情很苦悶,他曾“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學得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為之延譽,已經頗有詩名。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他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碰巧此時詩人王維邀請他到自己供職的翰林院見面,誰知不久唐玄宗駕到瞭。孟浩然一時緊張躲到瞭床下,王維不敢欺君,道出實情。唐玄宗也沒有生氣,還命孟浩然出來作詩。孟浩然便吟詠瞭這首《歲暮歸南山》:
歲暮歸南山
唐代: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落第後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騷而又不好發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發仕途失意的幽思。這首詩表面上是一連串的自責自怪,骨子裡卻是層出不盡的怨天尤人;說的是自己一無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為世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