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古代歷史上中流砥柱獨立支撐的北伐名將
祖逖字士雅,東晉名將。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一說是今河北省定興縣祖村店人。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好動,早年有俠義心腸。十四五歲瞭,還沒讀過幾本書。幾個哥哥為此都很憂慮。但他為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裡好評。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傢裡的谷米、佈匹捐給受災的貧苦農民。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你聽見雞叫瞭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後來終於文武雙全。祖逖的才能受到很多人的器重。曾為齊王冏大司馬掾,累官太子中舍人,東海王司馬越任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母喪不赴。永嘉五年(311)匈奴族劉曜率漢軍攻陷洛陽,晉懷帝被俘,中原大亂,祖逖率親鄰幾百傢避難南下,甘苦與共,被推為流徙的首領——行主。至泗口(今江蘇清江北),鎮東大將軍司馬睿任命他為徐州刺史,不久征為軍咨祭酒,移居京口(今江蘇鎮江)。上書司馬睿,力請北伐。建興元年,司馬睿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隻予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佈作為北伐物資,由其自募戰士,自造兵器。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傢北渡長江,中流擊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至淮陰後,一面冶鑄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兩千多人,進屯雍丘(今河南杞縣)。當時,河南塢主各擁部曲自重,相互攻擊,依違於石勒和晉朝之間,他派人招撫,共禦石勒,進克譙城(今安徽亳州)。蓬陂塢主陳川勢力較大,大掠豫州諸郡,被祖逖設伏擊潰,將所掠子女財物各歸原主,深得民心。陳川投石勒,祖逖率軍伐陳,勒遣石虎領兵五萬救援,祖逖數以奇兵擊退進犯。石勒統治的鎮戍多歸附祖逖,北方晉室將領李矩、郭默、上官巳、趙固等也願聽從指揮,九年即收復黃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軍紀嚴明;自奉儉約,不畜資產,勸督農桑,發展生產,深得百姓愛戴。歷經喪亂的中原父老說:“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黃河北岸塢壁群眾向祖逖密報石勒的活動,迫使不敢南犯。石勒遣書求互市,他雖不答,卻任憑通商貿易,收利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