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蘇軾真實生平:一個客觀的中間派別
文章分類:北宋
說起蘇軾,大傢應該都耳熟能詳,眼前會浮現出民間傳說和影視作品中演繹的形象。但歷史上的蘇軾到底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呢?下面小編就來對蘇軾生平進行揭秘: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傢、書畫傢、詞人、詩人,美食傢,唐宋八大傢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
宋景祐三年(1036年)十二月十九蘇軾降生。宋嘉祐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次年,他參加瞭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瞭避嫌,使其隻得第二。
網絡配圖
宋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裡。宋熙寧二年(1069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到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