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一個月依舊“陰陽臉” 譚延闓舊居保護遭遇尷尬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宋慶齡晚年的生活是怎樣的
南京的民國建築很多,一些承載著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被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對於他們的 保護,應該更加重視。但是,在南京成賢街112號大院裡,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傢、書法傢譚延闓故居,卻在保護過程中遭遇瞭尷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記者來到南京玄武區成賢街112號大院,這個獨棟小樓,就是近代顏派書法大傢、原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先生的故居。這棟民國小洋樓建於1927年,經過歷史沿革,現在產權單位是南京市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整棟樓分別租給瞭7戶人傢居住。由於房屋是磚木結構,在長時間的租賃過程中,沒有進行過系統的保養和修繕。直到去年10月份,這裡啟動瞭整棟建築維修工作。在現場,記者遇到瞭一位自稱是協調房子修繕施工的知情人。
譚延闓故居修繕施工知情人表示,去年年底就修好瞭。總共修瞭一個月。
【維修一個月 文物建築依舊“陰陽臉”】
如此大體量的文物修繕,僅用瞭一個月的時間,讓記者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而這位知情人說,其實所謂的修繕並沒有按照方案的初衷進行,隻是草草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