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闓的顏體楷書《枯樹賦》寬博溫厚、含蘊性靈、雄健開闊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宋慶齡為什麼要在死前聲明不與孫中山合葬
譚延闓1880-1930),字祖安、祖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生於浙江杭州。
其父譚鐘麟為進士,曾任陜西巡撫和陜甘、閩浙、兩廣總督等職。他聰穎好學,5歲入私塾。其父規定三天要寫一篇文章,五天要寫一首詩,還要練寫幾頁大、小楷毛筆字。11歲學制義文學,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稱之為“奇才”。1893年,譚延闓到長沙參加童子試,考中秀才,譚父當時年事已高,譚延闓在陪同傢父安渡晚年的同時,繼續跟從各地名師學習時文等。1904年,譚延闓參加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試,中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4月參加殿試,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他原本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隻因慈禧太後不滿意,心想剛剛殺瞭一個湖南的譚嗣同,又來一個姓譚的,不成。同姓是一大忌諱。到手的狀元送給瞭廣東人劉春霖,從此具備邁入政壇的資本。同時,這也填補瞭湖南在清代200餘年無會元的空白,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當時“湖湘三公子”,授翰林編修。民國四大書法傢之首,民國書法傢中曾有真草篆隸四大傢之謂,他們是譚延闓的真,於右任的草,吳稚暉的篆和胡漢民的隸。素有“南譚北於”之譽。這四人均為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且也都是活躍於政壇的頂尖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