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權山西38年之久的閻錫山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作者:劉存善
在風雲變幻、政壇人物走馬燈式地更換的民國時期,奉行“中的哲學”的閻錫山,卻是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在山西掌權達38年之久的人物。但是,“中”是手段,隨著形勢和利害關系的變化,閻錫山立場可以隨時變換;閻錫山最終還是在人民解放軍的凱歌聲中,結束瞭他在山西的統治。
夤緣時會出任都督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號龍池, 1883年10月10日清光緒九年九月初八),出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今定襄縣河邊鎮)一個以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傢庭。九歲入私塾,讀過《三字經》等啟蒙讀物與部分四書五經。14歲輟學,隨父閻書堂字子明)到五臺縣城內自傢開設的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投機。1900年在一次投機中慘敗,負債兩千吊,父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債。金融投機雖然短暫,但卻為閻錫山後來進行政治活動積累瞭原始經驗。
1902年,在太原當店員的閻錫山,考上瞭山西武備學堂學軍。19O4年被保送到日本留學,先入東京振武學校,畢業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的響下,他於1905年10月加入同盟會,曾會見孫中山並參與制訂瞭同盟會的“南響北應”的戰略決策,即同盟會在“南部各省起義時,須在晉省遙應”。從此,閻錫山登上瞭政治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