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極具殺傷力的“流行歌曲” 壯大李自成的實力並助其滅亡明朝
文章分類:明朝
文/格瓦拉同志
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每當王朝末季來臨之際,與人心浮動相伴隨的,便是民謠和讖語的興起,民謠相當於今日的流行歌曲。與晦澀難懂的讖語相比,民謠更能發揮強大的輿論力量,引導民眾走向反抗朝廷的運動,具備連現代炸彈都不及的威力。其中,明朝末年民間所流行的《闖王歌》,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由於萬歷皇帝的怠政,大明朝江河日下,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在關外崛起,在統一女真各部之後,開始對明朝發動猛烈攻擊,使得後者疲於應對。為對付努爾哈赤,在軍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朝廷開始在正常賦稅之外增加“遼餉”即用於遼東戰事的費用),平均每年征收約四百多萬兩。遼東戰事曠日持久,所以“遼餉”的征收便從未停止,到崇禎在位時,甚至還有瞭大幅增長。
崇禎帝大征“三餉”,激起大規模民變
“遼餉”的征收令國內民不聊生,加上頻頻出現的大旱災,導致傾傢蕩產、流離失所的底層民眾難以計數,甚至還出現大規模的“人相食”現象。在這種狀況下,從陜西開始,各地陸續出現民變。而為對付民變,朝廷又開征“剿餉”和“練餉”,加上仍在征收的“遼餉”,三項征銀總計高達2000萬兩,超過正常賦稅的數倍。“三餉”並存的局面,不啻於火上澆油,致使民變的規模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