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然災害,閻錫山使用瞭什麼賑災辦法解決瞭大問題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黃金榮、王亞樵都不是,哪一位才是杜月笙最怕的人呢?
作為內陸省份的山西,歷史上的發展,一直因交通而受限,直到現代,許多地方仍有“想要富,先修路”的口號,足見發展交通一直是地方發展的一個大任務。辛亥革命時期,山西的交通是什麼樣的,閻錫山主政山西時,他又是如何發展交通的呢?
與許多人不同,閻錫山自小學習文化知識,並在年輕時有留洋學習的經歷,他對如何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山西落後閉塞,但煤炭資源豐富,如何依靠資源發展經濟,首先交通則成為一大障礙,所以說,發展交通是首要任務,交通通暢,商業興旺,經濟也隨之發展起來瞭。
當時山西全省有105個縣區,各地區沒航路,陸路更是少之又少,除瞭在平定和大同有兩段鐵路存在,到達之地過於局限,此外,其它地方均無大道,任何商品物資轉運困難,耗時耗力,發展經濟,缺乏太多要素。他兼任山西省長之後,很快就頒佈《修理道路橋梁規則》和《區長督修道路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要求各區縣重視本地區交通建設,便利交通通行。想在最短時間內扭轉山西交通留存原始的現狀,但想法是好的,實施起來總是困難重重,比如民間力量太過有限,根本無法負擔此次工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