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禮制都講瞭啥?有什麼歷史作用?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三字經誦讀—典籍篇(十九)及代表故事《周公治國》
上一講我們講瞭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在洛邑制禮作樂,完成周代的國傢禮儀規范,史稱“周公禮樂”或“周典”,被後世儒傢稱為經典。
《周禮》的歷史地位
《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漢族文化史之寶庫。
《周禮》為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可能是戰國時期歸納創作而成。十三經:是指儒傢的十三部經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周朝伊始,為配合政治上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瞭全面革新,將上古至殷商的禮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創建瞭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范疇,使其成為系統化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范,從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禮樂文化,即禮樂成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領域的重要文化結構,並在其統轄范圍內全面推行禮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