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偷光”
文章分類:西漢
說匡衡“嗜書如命”,大概一點也不過分。
匡衡是西漢東海郡承地今山東棗莊東南)人,他傢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而且很窮。於是,他不得不靠替人傢當雇工來維持生活。然而,飯可以一天不吃,書卻不能一天不讀。白天在人傢幹活兒,自然不能讀書;晚上回到傢中呢,天早已黑瞭,又買不起蠟燭,想讀書也讀不成。怎麼辦?隔壁鄰居傢點著燈呢,他就悄悄地在墻上鑿瞭個洞,將鄰傢的燈光引過來,“以書映光而讀之”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這就是成語“鑿壁偷光”的由來。
後來,他聽說同邑富翁文不識傢藏書極多,就跑到他傢去幫工。匡衡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地幹活。過瞭一段時間,文不識要付給他工錢,他卻搖頭說不要。文不識奇怪地追問原因,匡衡便道:“如果能將主人傢的藏書讀個遍,我就很滿足瞭。”文不識大受感動,從此對他另眼相待,不但免費讓他讀書,最後還將他的工錢折成書價,讓他隨意挑選最喜愛的書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