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從發病到亡故僅13天,經檢測遺骨內汞含量較高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靖康之難的宋欽宗想跑往陜西被勸阻,他到底做瞭什麼?
包拯(999-1062),北宋廬州(今合肥)人,因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清正廉潔,其事跡被後人改編為小說、戲劇,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傢喻戶曉,歷久不衰。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我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做過許多有益於百姓平民的好事,“不愛烏紗隻愛民”,贏得瞭世人的敬仰。宋代以來,關於包拯的口碑、話本小說、戲劇曲藝乃至當代的電影電視就演義瞭許許多多他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故事,演義的結果,使包公的形象更豐滿,甚至神化、傳奇化。包公“包青天”成瞭人們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歷史上的包拯當然沒有傳說或舞臺上的包公那般神奇。
包拯的大老婆是董氏,生長子包繶。包拯長媳崔氏,19歲嫁給瞭包繶,20歲守寡。崔氏有一子,早夭。包拯的小老婆是孫氏,生一子包綬,包綬5歲時包拯去世,崔氏把包綬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