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誠心自然 天下敬信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包拯要給女兒起名字,求助公孫策
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著名歷史學傢、政治傢——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當朝宰相)司馬光病逝,終年六十八歲,朝廷追封其為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並賜碑“忠清粹德”。如此崇高的哀榮在兩宋之際幾乎無人可及。成千上萬的百姓去他傢吊唁,有人甚至賣掉自己的衣服購買祭品前往祭奠,乘車路過的人也要停車在他傢的巷口哭祭一番才肯離去。據宋人歷史筆記《澠水燕談錄》記載:司馬光去世後,開封百姓紛紛刻畫他的遺像,每傢都敬奉一幅,以至於有的畫工因此而發傢致富。
縱覽史冊,司馬光之所以深入人心,正是由於他的誠心——對國傢的忠誠、對百姓的熱愛。正如《宋史》對他的評價:“誠心自然,天下敬信。”在他的老傢陜州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及其著書十多年的洛陽一帶,如果誰做瞭壞事,人們就會批評他:“難道你就不怕司馬光先生知道嗎?”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榮登進士第,歷官政績卓著。宋神宗時,他留守西京十五年,主持編纂瞭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司馬光歷侍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著史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著稱於世。他的人格魅力堪稱典范,深受後世景仰。